上海环境专家研发水体生态修复新技术 解中国水污染之“痛”-北京清能创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上海环境专家研发水体生态修复新技术 解中国水污染之“痛”
上海环境专家研发水体生态修复新技术 解中国水污染之“痛”

仅相距一周,自然水域中的劣五类水即可变身二三类水。同济大学9日透露,该校环境专家柴晓利教授团队研发的水体生态修复创新技术“水体微生物活化系统”,即将应用于云南滇池流域30万平米的海东湿地生态修复净化工程中。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有专家指中国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达人民币2400亿元。

中国2014年环境公报数据显示,十大水系监测的26个重点湖泊和水库中,劣五类水质占7.7%;469个国家重点监测断面中,劣五类水质达13.7%,给周边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河道的治理迫在眉睫。

蓝藻爆发、河水黑臭,是当前水体污染中的重要表现,其本质问题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大量积累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水体自我调节。传统的水体修复路径,一般有河道底泥的清淤、定期换水、投加生物菌种、水生植被恢复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其不足和局限性。

“我们这项技术,可通过激活水体本土微生物,将整个水体本身代替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大大释放了微生物的生长空间。”柴晓利打了个比方,“好比患感冒,如果身体抵抗能力强,通过有效调动自身免疫力,不吃药便可自愈。”

这一新型技术不仅让水体中微生物的脱氮效果得到大幅提升,还能有效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并能适应高温、高盐等极端水体环境,对消除河道黑臭、抑制蓝藻爆发具有显著效应。该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小,操作运行简便,投资、运行成本低,每3万平米的水域其设备体积仅有1立方米,设备动力消耗仅约600瓦。

据了解,这一河道生态修复新工艺现已应用于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湖泊及河道治理实际工程中,实施该工艺后,这些地区原本黑臭的水域变得清澈,水体透视度达60厘米以上。

“相信未来几年内,随着该技术广泛的推广应用,将会为我国消除黑臭水体和蓝藻爆发做出重要贡献。”柴晓利说。

Copyright © 2013 北京清能创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60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