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28 14:13
来源:河道治理500例
一项大规模河流改道计划即将实施,预计可在2020年前将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水质恢复到“适宜游泳”的水平。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深入分析。
滇池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2016年1月1日,一项全新的景观让云南省会昆明的市民眼前一亮。历时三年建设的昆明瀑布公园,终于在新年第一天开门迎客。曾经的农田变身400米宽的巨幅瀑布景观,不过这项大工程其实是为大规模的区域环境治理吹响了前奏。
大部分流经这个人工项目的水流,都不是自然流经这里,而是经过改流,从昆明市以东200公里的牛栏江里抽取而来。
长年累月的污染,让中国最大淡水水体之一的昆明滇池陷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努力,试图改变这一局面。而人们看到的这个耗资11亿元人民币(约合1.68亿美元)的瀑布公园,只是整个工程的一个“封面”而已。
昆明瀑布公园
滇池环境如何从健康走向恶化?
30年前,谁也无法想象滇池会变成这样一潭泡沫四起的死水。这里曾经是昆明地区主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而在炎炎夏日,则会变成孩子们消暑纳凉、游水嬉戏的好去处。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增产过程中工业化肥使用量的逐渐增多,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而当时昆明市内的各种生产生活废水都是毫无节制地直接排放到滇池之中,这无疑加重了环境的恶化。
到上世纪80年代,滇池水面开始部分出现水华现象,而且污染面积一直在不断扩大。2000年代初,整个湖面已经基本被藻类覆盖,水体一片墨绿,同时还散发着阵阵恶臭。尽管如此,当地恢复水质的各种措施却是迟迟落实不了。
直到1990年,昆明才建立了第一个污水处理厂,然而面对昆明市内近300万人口产生的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即便是这个先进的环保设施也是作用甚微。结果导致滇池水体严重富养化,类似湖滨湿地这样的天然净水缓冲地带也逐渐消亡了。
在滇池管理局的支持之下,当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水养平衡和去藻化行动,比如湿地再造、大规模种植侵略型水葫芦、湖岸两侧禁止建设以及向湖水内部注入臭氧等等。然而这些造价不菲的努力最终却都收效甚微。按照中国官方的标准,目前滇池水质仍然属于Ⅴ类,即“达不到工业用水的标准”。
滇池的水华现象
河流改道能否带来希望?
2013年起,滇池管理局开始从牛栏江向昆明调水。改道项目起点是云南东部的德泽水库,一路向西直达昆明市北郊,汇入盘龙江。盘龙江流经昆明市中心,最终汇入滇池。
这项工程也是10亿元瀑布公园的一部分,目前平均每年向滇池注入的水量大致在5.66亿立方米。昆明瀑布公园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也会采用重力落差方式为注入滇池的水源补充氧分。
政府统计数据显示,效果十分显著。滇池内部生态循环周期大约是4年。也就是说,任何进入滇池的物质要经过4年时间才能最终流出滇池、汇入下流水域。由于有了牛栏江水流的冲击,目前这个周期已经缩短到了3年。因为这个流程使得过去2年滇池中氨磷等有机化学成分总量下降了30%。
云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水文专家马杏说:“河流改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水质,因为额外增加的水量能够抑制水华现象,帮助改善滇池水质。不过,污染湖泊的生态恢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多种因素的控制。”
目前来看,至少已经有一些辅助措施陆续上马了,包括在滇池支流和水流出口地新建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等等。
牛栏江调水冲刷进入滇池的昆明城内河道(OBAO调查拍摄)
调水扩大能否实现原有目标?
除了对牛栏江进行改道、新建现代化污水处理设施之外,当地政府还计划增加注入滇池的水流总量。
今年6月,“滇中引水”工程就要启动了。这个项目于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计划从云南西北部的金沙江进行大规模调水。
这项工程将主要用于抗旱,目标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云南中部地区。预计未来每年将从金沙江水域向南调水34亿立方米,目的地则是2009年到2014年连续遭遇严重干旱的中部人口重镇的周边几个水库。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以及红河几个城市都将是这项工程的主要受益方。
到达上述城市的引流水,将主要用作抗旱预备水源,而剩余的五分之一(每年约6.72亿立方米)则将直接流入滇池和污染程度稍低的杞麓湖、异龙湖。
滇池方向增加的引水水流,将会通过昆明瀑布公园提升牛栏江水域流量。一位熟悉滇池治理行政思路的内部人士表示,长期来看,来自金沙江的补给水量可以减少牛栏江的供水总量,帮助缓解牛栏江盆地的环境压力。
经计算,金沙江流域改道对河流每秒径流的影响大约只有0.1%。因此,工程人员认为该项目应该不会影响上游改道河流及其集水区的生态环境。由于云南地势崎岖多山,流出滇池的大部分水流最终还是会回到金沙江中。
虎跳峡段的金沙江
在水流回灌到中国最大河流的源头之前,如何保证对污水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处理。如果这些污水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者处理规格不符合国家标准,那么必将会对金沙江以及长江上游造成长时间的影响。这个问题不容小视。